首頁    >   資訊   >   財報直擊

財報PK | AI浪潮持續,美股科技“五巨頭”誰掉隊了?

行至2024,AI依舊是主導美國科技公司競爭的關鍵因素。上周,美股“七巨頭”中的六家公佈了最新一季財報,除蘋果和特斯拉外,其他幾家公司都將AI作為戰略發展的重點,然而市場回饋卻不盡相同。

其中,微軟與蘋果市值差距進一步拉大,Meta和亞馬遜狂飆突進,而谷歌卻慘遭大跌,本期財報PK,我們還是從營收增速、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戰略方向等角度,為你拆解AI浪潮下的美股科技“五巨頭”。


先看結論——


營收能力

收入規模: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Meta
收入增速:Meta>微軟>亞馬遜>谷歌>蘋果


盈利能力

毛利率:Meta>微軟>谷歌>蘋果>亞馬遜 淨利率:微軟>Meta>蘋果>谷歌>>亞馬遜
AI戰略及投入: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蘋果


營收能力PK:穩固格局下的暗流湧動,Meta廣告業務爆發,微軟AI創收顯著

從絕對營收的角度,無論是過往5個年度還是最新季度財報,五家公司的排序都保持了驚人的一致,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Meta。



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Meta 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Meta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1]
注:蘋果財年是每年9月最後一個星期六往前12個月;微軟財年是每年6月30日往前12個月;亞馬遜、谷歌、Meta財年即自然年,下同


這個排序看似有些反直覺,但是從各家的主營業務以及營收結構上來看,就很好理解:賣百貨的亞馬遜收入規模最大,其次是賣電子設備的蘋果,谷歌和微軟主要是賣服務,順帶賣一點電子設備,最後是基本上只有廣告收入的Meta。


資料來源:各公司最新財報[1]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1](注:季度數據統一按自然年口徑,下同)


不過,如果看近幾個季度的收入增速,五巨頭的業務發展差距就顯露出來——

總收入規模最小的Meta從2023年Q3開始加速追趕,以20%+的營收增速位居五巨頭第一梯隊,微軟、亞馬遜和谷歌在全面擁抱AI之後也迎來第二條增長曲線,以10%+的營收增速位於第二梯隊。

而在AI競爭中似乎已經“躺平”的蘋果近一年的季度收入迎來負增長,最新的2024財年Q1(自然年2023年四季度)才重回營收正增長,但也僅實現了低個位數增長。


資料來源:各公司最新財報[1]

資料來源:各公司最新財報[1]


具體來看,影響五家公司最新財季收入增速的業務情況如下——


資料來源:各公司最新財報[1]

資料來源:各公司最新財報[1]


先從最近股票漲幅最大,收入增速也最快的Meta說起,2023年Q4,Meta營收401.11億美元,同比增長25%,Meta超9成的營收來自廣告收入,本季度增長強勁,最大貢獻者是線上電商,北美購物季消費強勁,中國電商Temu和Shein向Facebook和Instagram投放了大量廣告資金[3]。

四季度收入增速排第二的微軟,四季度實現營收620.20億美元,AI對其收入的貢獻在五巨頭中最為顯著,主要體現在Azure業務增長和Office訂閱費增長。

其中,Azure和其他雲服務的收入增長了30%,AI帶動的Azure營收增長6%,較去年提升50%[4];Office業務的增長驅動因素是AI帶來的漲價[5],商業版Office在加入copilot服務後,訂閱費價格提升了1倍到3倍[6]。

第三是亞馬遜,其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四季度零售業務全面超預期的強勁表現。四季度是北美電商傳統旺季,包含了10月的亞馬遜Prime Day,11月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以及隨後的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在為期11天的購物狂歡中,來自全球的消費者總計在亞馬遜購買了超過10億件商品,遠超以往任何一個購物季,也為公司2023年帶來強勁收官[7]。

相比之下,谷歌營收大頭,也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廣告業務,受到Meta和TikTok的擠壓[8],不及預期。而其第二增長曲線雲業務也和微軟一樣,在AI加持下迎來強勁增長,大超市場預期。

最後則是蘋果,四季度同比增長僅2%,蘋果也是五家公司中業務與AI交集最少的,其主要收入來源是iPhone,四季度iPhone收入超市場預期[11],但是大中華區的營收失速,成為投資者最大的隱憂[12]。


盈利能力PK:毛利率40%是門檻,降本增效各顯神通

從毛利情況來看,可以說能成為美股科技巨頭的都不是等閒之輩,毛利率40%已經是墊底,而且有意思的是毛利率的排序剛好和營收能力排序相反,營收越高的公司毛利率越低,而且各家毛利率表現都比較穩定。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1]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1]


其中業務最賺錢的還是Meta,毛利率高達80%,由於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是廣告業務,而單位廣告收入產生的邊際成本很小,毛利率自然也極為可觀。

穩居第二的微軟,最新一季度毛利率68%,較前兩個季度有小幅縮窄。主要是因為AI帶來智慧雲和Office訂閱費的漲價,貢獻了較高的毛利率[4]。

谷歌近幾個季度毛利率穩定在50%上方,四季度在增加伺服器投入以及流量獲取成本的情況下仍保持了微幅增長,主要是得益於雲服務收入的高增長[13]。

最後是以電商和數碼產品銷售為主要業務收入的亞馬遜和蘋果,兩者的毛利比較相近,都在45%左右,四季度亞馬遜節日大促使得毛利環比降低,蘋果則因為硬體的成本控制取得成效,以及軟體服務的持續高利潤,毛利率實現環比小幅增長。

小結一下,業務形態比較單一的Meta憑藉廣告業務的高毛利穩居第一,微軟主營的雲業務和Office生產力在AI加持下取得了較高毛利率,谷歌雖然主業也是廣告,但是與Meta廣告通過社交媒體精准觸達用戶的屬性不同,所以毛利也相對較低;最後是主營賣實物商品的蘋果和亞馬遜,由於每件產品都有相應的生產成本,毛利率天然會比賣服務的公司要低。 淨利潤則更加綜合反應了各家公司的運營及成本的控制能力,亞馬遜由於主營業務是電商,有著比較重的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投入,淨利潤和其他四家公司有著明顯的差距;微軟在此前幾個季度一直保持領先,但最新財季卻有被Meta趕超的趨勢;蘋果和谷歌位於第二梯隊,在近兩個季度的糾纏之後,蘋果在最新財季中完成強勢反超。 降本增效是近年來科技巨頭們頻頻提及的關鍵字,這也是造成五家巨頭淨利率差距的核心因素。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1]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1]


降本主要就是圍繞管理、銷售、財務費用展開,而降低三費的核心就在於裁員——據統計,科技行業在2023年裁員16.8萬個崗位,是各行業裁員人數最多的行業。
其中微軟裁員1萬名員工[14],相比毛利率的提升,微軟利潤改善的主要來源實際是裁員控費後節省而來。
其他幾家公司也不遑多讓,Meta在2023年的大裁員計畫之後,公司四季度總成本和費用同比減少了8%,除此之外Meta還進行了設施整合以及數據中心的成本優化[15]。
谷歌這一輪降本增效主要也是圍繞著裁員和相關的辦公室支出減少,2023全年裁員1.2萬人[16],另外是延長伺服器以及網路設備的折舊年限。
相比之下,只有蘋果在裁員上顯得比較保守,沒有公佈大的裁員計畫,淨利潤的增長主要還是得益於毛利率的提升。
AI戰略及投入PK:微軟、谷歌、亞馬遜高歌猛進,蘋果已然掉隊?

最後聊聊這五家巨頭在AI上的投入以及發展戰略。
首先,從絕對的研發投入上看,亞馬遜遙遙領先,其次是谷歌、Meta,蘋果和微軟的研發支出排在第三梯隊。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1]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1]


但這並不能反應各家公司在AI上的投入情況,要知道具體的AI研發及戰略,還要看公司在相關領域的動向以及高管的口徑。
微軟是在AI的應用中走在最前面的,坐擁生成式AI的先行者OpenAI,使得微軟在這一次的AI浪潮中顯得比任何人都要底氣十足,而且在2023年超過蘋果成為美股股王。
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指出將繼續將人工智慧視為企業投資的優先順序,致力於擴大人工智慧投資和雲計算工作。
微軟在AI賦能方向上的龍頭產品包括Azure和Copilot助手,前者是一種“模型即服務”(MaaS)產品,客戶無須管理底層基礎設施,就可以訪問一系列規模不同的語言模型[17],如上文分析,Azure部門也成為微軟最新財季營收增長的主要引擎;Copliot助手則為商業版Office帶來了新的增長曲線。
谷歌在生成式AI這波浪潮下被微軟旗下的OpenAI占得先手,不過公司有著強大的技術積累,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CEO桑達爾·皮查伊表示,公司已經削減了非優先專案,用於加大生成式AI的投入。四季度推出的Gemini大語言模型,被谷歌冠以最強、複雜度最高、規模最大等稱號[18],旨在正面硬剛OpenAI旗下的ChatGPT。
亞馬遜的生成式AI助手Bedrock目前較微軟和谷歌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不過CEO安迪·賈西在財報發佈會上表示,生成式人工智慧最終將在未來幾年為亞馬遜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19]。他承諾將在生成式人工智慧專案和必要的基礎設施領域投入更多資金,包括在人工智慧晶片方面的研發[17]。
Meta雖然去年押注元宇宙的戰略似乎遭遇了瓶頸,但公司對AI的投入也非常積極,CEO馬克·紮克伯格強調將繼續在人工智慧方面作出努力,同時更廣泛地削減成本。Meta稱計畫在今年將資本支出提高到300億至370億美元,以加強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和產品開發。
上個月,Meta稱正在充實AI基礎設施“彈藥庫“,計畫在今年年底前向英偉達購買35萬個H100 GPU晶片,從而使該公司的GPU總量達到約60萬個,躋身全球最強大的AI系統之列[17]。
相比之下,以Mobile Device Company(移動設備公司)自居的蘋果儼然已經在AI的浪潮中掉隊,雖然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也在財報發佈會上強調了公司在生成式AI方面的機會,他稱,人工智慧是公司的一個重要投資領域,蘋果公司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公佈AI方面的進展[17],但這樣的表態難掩公司在AI競爭上的落後。
總體來看,除了蘋果以外,微軟、谷歌、亞馬遜和Meta在2023年的核心戰略可以概括成:一手抓AI研發,一手抓裁員,用裁員省下的錢加大AI投入;而蘋果既沒有加入裁員大潮,目前為止也還沒有拿的出手的生成式AI模型。
不過也正因為在AI上的預期打得太滿,四家公司的估值在2023年也迅速提升,接下來兌現預期就成了重中之重,反觀蘋果以往的表現,每次都是在新技術面前看似後知後覺,但最後總能推出“殺手級應用”,這次蘋果在生成式AI還能夠後發先至,一鳴驚人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 五家公司各財季財報見各公司IR頁面
蘋果:https://investor.apple.com/investor-relations/default.aspx
谷歌:https://abc.xyz/investor/
微軟:https://www.microsoft.com/en-us/investor
亞馬遜:https://ir.aboutamazon.com/overview/default.aspx
Meta:https://investor.fb.com/home/default.aspx
[2] Meta. “Q4 2023 Earnings Call”.
https://investor.fb.com/investor-events/event-details/2024/Q4-2023-Earnings-Call/default.aspx
[3] 每日經濟新聞,《科技巨頭最新“成績單”!蘋果大中華區營收下降13%!Meta業績大增,多虧了中國廣告主》,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4-02-02/3233941.html
[4] Microsoft. “Microsoft FY24 Second Quarter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s://c.s-microsoft.com/en-us/CMSFiles/TranscriptFY24Q2.docx?version=59428226-1c72-8d55-6311-3692c5cbcf5a
[5] 金融界,《美銀:上調微軟目標價至450美元 維持“買入”評級》,
https://usstock.jrj.com.cn/2024/01/22221439226737.shtml
[6] 財聯社,《微軟給萬眾矚目的Office AI工具開出巨硬標價:每人每月30美元》,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7192784330398.html
[7] Amazon. “AMAZON.COM ANNOUNCES FOURTH QUARTER RESULTS”.
https://s2.q4cdn.com/299287126/files/doc_financials/2023/q4/AMZN-Q4-2023-Earnings-Release.pdf
[8] CNBC. “Alphabet shares slide on disappointing Google ad revenue”.
https://www.cnbc.com/2024/01/30/alphabet-googl-q4-earnings-report-2023.html
[9] Yahoo Finance. “Alphabet misses expectations on Google ad revenue, sending stock lower”.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alphabet-misses-expectations-on-google-ad-revenue-sending-stock-lower-213120143.html
[10] 介面新聞,《Google Cloud取消客戶將數據從其雲平臺轉移到其他數據中心的費用》,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401232969395696.html
[11] Apple. “FY 24 First Quarter Results - Form 10K”.
https://s2.q4cdn.com/470004039/files/doc_earnings/2023/q4/filing/_10-K-Q4-2023-As-Filed.pdf
[12] 券商中國,《蘋果官網罕見大降價 首周銷量暴跌30% 什麼情況?》,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401152961935564.html
[13] Alphabet. “Alphabet Announces Fourth Quarter and Fiscal Year 2023 Results”.
https://abc.xyz/assets/95/eb/9cef90184e09bac553796896c633/2023q4-alphabet-earnings-release.pdf
[14] 證券時報,《全球蔓延!美歐巨頭接連宣佈裁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302918319285821&wfr=spider&for=pc
[15] 澎湃新聞,《盤後暴漲15%!Meta上季度業績超預期:大裁員降本奏效,史上首次分紅》,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747933835164601&wfr=spider&for=pc
[16] 財聯社,《谷歌全球裁員1.2萬人 CEO年薪卻高達15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887068557714040&wfr=spider&for=pc
[17] 第一財經,《AI拉開美股“科技七巨頭”市值:誰在狂飆、誰在“掉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965930504686195&wfr=spider&for=pc
[18] 每日經濟新聞,《重磅!谷歌推出其最先進AI模型Gemini,大規模多任務語言理解或超越人類專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587054737091510&wfr=spider&for=pc
[19] CNBC. “Amazon reports better-than-expected results as revenue jumps 14%”.
https://www.cnbc.com/2024/02/01/amazon-amzn-q4-earnings-report-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