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地方隱性債務一攬子化債組合拳終於揭曉 ,所謂化債自然是化解債務,爲什麼清除債務不是用償還而是用化解?精妙的地方就在這兒了。
整體的地方隱性債務規模達到14.3萬億人民幣,如果說按照最傳統的償還方式,地方政府壓力極大。畢竟傳統的解決方式大概就三個方向:用存量的貨幣償還債務;減少其他支出項來償還債務;擴大其他收入項來償還債務。
然而地方政府又不是生產部門,開源的難度更大,所以勒緊腰帶過日子幾乎無法避免,政府喫緊實體經濟同樣會過苦日子,所以這個過程會伴隨極強的緊縮性,這對經濟發展將有極大的制約。
那解決化債的一攬子政策是如何做的呢?從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同時,批下了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最後,明確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
這三輪齊射下來,債務規模就被削減了8成以上,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人民幣大幅降至2.3萬億人民幣。
這套化債方案讓地方政府心中的巨石落地,金融市場又能“接着奏樂接着舞”了,那化債組合拳對各類資產有什麼影響呢?
化債的事情對市場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向,一方面是增加了市場對財政政策的期待,分析師普遍認爲,10萬億元化債規模超出市場預期,後續財政政策仍有空間繼續發力。
當前財政週期序幕已經開啓,財政逆週期發力的方向是確定的,這方面中央財政還留有不小的發力空間。不過,簡單粗暴地大水漫灌是很難重現了,畢竟財政的“活”也會越幹越精細,錢還是花在刀刃上號,後續的政策可能更傾向於在高質量發展的框架下進行穩增長。
在投資機遇上,分析師認爲,化債方案落地,或將進一步支撐A股走強,與化債行動相關的主體有望直接受益。化債方案落地且規模超預期,進一步支撐A股震盪偏強,並且,財政政策可能進一步提升A股估值和基本面預期,牛市基礎進一步夯實。
大力化債,本質上是爲了解決債務問題,提前化解風險,而在這個過程中相關公司資產質量也被進一步“提純”,盈利能力獲得提升;同時有利於改善宏觀經濟基本面,帶動上市公司盈利好轉。
那麼在這輪化債政策開始實施後,哪些行業可能最先享受到化債的紅利呢?短期在財政發力下,化債、科技、核心資產、順週期等相關行業可能受益。
其實化債以及後續跟進發力的財政政策,他們發揮的效應並不侷限於某一行業,而是從個體擴散向行業最後輻射整個金融市場,從微觀到宏觀,從一域到全局。當然市場完全消化利好並不是朝夕可以實現的,但政策效能持續的時間更加長遠。
本資料內容及其資料並不構成任何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爲售賣任何證券、產品或投資作出招攬、提出要約、意見或推薦,或對任何證劵、產品或投資的收益或是否合適提供法律、稅務、會計、投資意見或服務。閣下應審慎評估及評定任何投資的效益及風險,如有疑問,閣下應就此諮詢專業顧問。準投資者應進行所須或適當的獨立調查,包括評估所涉及的投資風險。本資料僅爲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的使用者而設,所提供的資訊不得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分發,並不應被視爲在任何的國家、地區或司法管轄區中(爲免生疑問,包括美國),對投資、產品或服務的邀請、要約、建議或招攬。非香港投資者有責任遵守其相關司法管轄區的所有適用的法律及法規。如有任何爭議,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終解釋權和決定權。本資料內容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