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堂   >   投资课程   >   投资热话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唯独漏了奈雪?

2024-08-20
晚夏初秋本是奶茶冰饮的热卖时节,但这一切和奈雪无关,奈雪为什么掉了队?欢迎你留言、评论,与我们交流。

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夏天冷得瑟瑟发抖的奈雪。
最近朋友圈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这个热门话题迅速上榜,也释放了饮品消费的潜力。
“立秋奶茶狂欢节”有超过20万家门店参与,堪称“茶饮界的双十一”,单日销量过百万杯的品牌刚好十家,奈雪却没排进十强之列。
8月5日,奈雪单日跌幅几乎达到15%,8月12日刚好间隔一周,奈雪又再次下跌,盘中跌幅超过5%,上市以来,股价一路俯冲,到现在,股价和巅峰期相比已经十不存一,奈雪的茶是怎样从“新式茶饮第一股”慢慢被边缘化的?
远的暂且不提,近期奈雪发布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净亏损为4.2亿到4.9亿人民币,盈利预警的消息是周五盘后公布的,股价是周一跳空砸下来的。
事实上,别看奈雪是“新式茶饮第一股”,其实财务表现一直堪忧,从2018年开始,奈雪连续五年都在亏,累计亏损超过53亿人民币,去年虽然盈利不多,但是终于让市场看到了财务状况的好转,这份财报预警的公告一出,相当于告诉市场,去年就是个意外,亏损才是奈雪的常态。
奈雪盈利为什么这么难?这和奈雪选择的模式有关。
奈雪是少有的以直营为主的品牌。它一直坚持“软欧包+第三空间”的模式,在门店中塑造茶饮品牌的社交空间文化。近年来,还陆续推出了奈雪酒屋、奈雪生活、奈雪茶院等综合性门店,提供多重体验。
奈雪的茶追求的“第三空间”模式,为新式茶饮增加了社交属性,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但代价是加大了营业压力。而且,人们在新式茶饮店中停留时间较短,这就导致奈雪的“第三空间”虽然存在,却不能凭借这点和其他新茶饮品牌形成差异。
而且,奈雪坚持直营的经营策略,不仅增加了成本压力,也错过了门店扩张的黄金期。对手纷纷通过加盟模式,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占据各个城市的市场,等奈雪醒过神的时候,目之所及全是“敌占区”,奈雪再想打进对手们严防死守的市场就更难了。
奈雪最终还是向现实妥协了,开放了加盟,2023年7月,奈雪的茶推出“合伙人计划”。但是妥协得又不够彻底,加盟门槛太高了,要求门店面积限定在90-170平方米范围,一家奈雪加盟店的预算为98万人民币起步。
如果个人投资者能拿出上百万投资,那茶饮生意未必是他眼中的“最优解”,所以奈雪加盟店进展缓慢,奈雪把加盟成本降到58万人民币,加盟店的扩张才有所好转。
放眼整个新茶饮界,市场还在扩大,但对手也还在增加,像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大热品牌强势崛起,新茶饮的天下,“强则强,弱则亡”,奈雪偏偏是变弱的那一类。
奈雪如今能做的就是加速下沉,然而奈雪第二季直营店数量0增长,这也说明了盈利的不确定性,加上高昂的加盟成本,为加盟店的扩张层层设障。
奈雪失去了投资者的青睐、被加盟商忽视,而在消费者眼中,奈雪的声音也越来越弱,奈雪要想涅槃重生,怕是要从盈利能力、经营模式、新品研发等多方面一起下功夫才行。


本资料内容及其资料并不构成任何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为售卖任何证券、产品或投资作出招揽、提出要约、意见或推荐,或对任何证劵、产品或投资的收益或是否合适提供法律、税务、会计、投资意见或服务。阁下应审慎评估及评定任何投资的效益及风险,如有疑问,阁下应就此咨询专业顾问。准投资者应进行所须或适当的独立调查,包括评估所涉及的投资风险。本资料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的使用者而设,所提供的资讯不得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分发,并不应被视为在任何的国家、地区或司法管辖区中(为免生疑问,包括美国),对投资、产品或服务的邀请、要约、建议或招揽。非香港投资者有责任遵守其相关司法管辖区的所有适用的法律及法规。如有任何争议,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和决定权。本资料内容并未经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