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堂   >   投资热话

市场开启蹦极模式 中国资产是避风港?

2023-12-28
一只蝴蝶在华尔街扇动了翅膀,而后引发了一场东京台风。新一轮金融风暴要来?投资者可以抄底吗?欢迎你留言、评论,与我们交流。

近期,全球市场开启了暴涨暴跌的蹦极模式。日经指数周一创纪录大跌12.4%,周二又强力反弹10.23%。这一日ICU一日KTV的走势,不禁令人想起了那个令巴菲特感到活久见的2020年3月,当时,美股连续熔断,市场极度恐慌,最后不得不通过美联储的极限印钱模式,将市场从深渊拉了回来。
那么这一次,金融风暴会再来吗?为什么这一轮风暴眼在日本?我们的港股和A股,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本期特别栏目,我们将主要探讨这些问题。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这一次,市场会像2020年3月那样极端吗?
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比较低。
回顾2020那次金融风暴,始作俑者是疫情。当时,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封控,令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感到担忧。
疫情到底将持续多久,经济又将受到多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当时都带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而美股,当时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历史高位,获利盘非常多。
你已经赚了很多钱了,而未来又看不清,那你的操作可能就是抛售,而当所有人一起抛售的时候,股灾就来了。
那现在的情况跟2020年大跌前比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看到,经过四年螺旋上升,美股又来到历史高位,这个情况和2020年是差不多的。
但市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却跟2020年明显不同。美联储未来基本确定降息,不确定的只是次数和节奏问题。在降息已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当下担心的是衰退。
关于经济衰退,虽然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但华尔街大行却普遍认为,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
比如,德意志银行高级美国经济学家Brett Ryan就认为,虽然劳动力市场未出现强劲招聘的情况,但裁员情况没有恶化,暗示经济可能并未走向衰退。
高盛CEO也表态称,美股回调健康,美国经济没有衰退风险,美联储也不会紧急降息。
总体来讲,今年市场的不确定性,并没有2020年疫情那么强烈。
而且,这轮美股上涨,纳斯达克明显跑赢道琼斯和罗素2000,引领市场上涨的主要是美股科技7巨头,而支撑7巨头的主要是业绩,尤其是AI驱动下增长的业绩,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的业绩增长,都有来自AI的贡献;而特斯拉和苹果,虽然当下还没有直接的AI业绩增量,但资本市场却已经将特斯拉自动驾驶以及苹果智能记入各自的股价了。
所以,一定程度上,美国经济衰退对股市的影响力,可能还不如这些公司业绩好坏带来的影响。毕竟,股市的核心支撑还是公司的基本面,也就是公司的业绩。
综上来看,这一轮全球市场暴跌,可能不会出现像2020年那样疾风骤雨的金融风暴。
当然,这不意味着市场已经就此企稳。如果就业数据继续下滑,市场仍可能继续进行衰退交易,套利交易的退潮也将继续影响整个金融市场。
说到套利交易,我们接下来就来谈谈,为什么这轮下跌的风暴眼在日本?
大家知道,日本长期实行零利率政策,这为很多投资者开展套利交易提供了土壤。
做套利交易的包含两类投资者,一部分是日本国内的投资者,网上也把他们称为“渡边太太”,就是一些有钱有闲的家庭主妇,购买力相当于“中国大妈”,他们嫌日本国内利率低,就把日元兑换成美元,保守一些的购买高利率的美债,激进一些的则买英伟达等美股。由于这两年日元一直贬值,渡边太太们既能赚到美债或英伟达的高收益,也能赚到汇率的差价。
另一部分,则是巴菲特这类国际投资者。他们利用日本的低利率发行日元债券,获取低息日元,然后购买日本股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投资者推高了日经指数近些年的股价。
因为钱是借来的,在日元贬值后,他们可以用更少的美元来还款,等于也赚到了汇率的钱。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随着日本央行加息,两类套利投资者最近都吃到了苦头。
随着日本加息,日元升值,同时大洋彼岸英伟达等股价的下跌,渡边太太开始考虑将美元换回日元,这进一步加快了日本升值。
日元升值对日本出口企业不利,所以日股大跌。
对于国际投资者,因为日本加息,套利成本提升,他们也大有结束套利交易的意向,于是卖出日股,这同样会造成日股大跌。
所以,日本股市原本并非国际投资者的主战场,但由于它存在套利交易,所以不小心成了这波杀跌的风暴中心。
日股接下来的表现,取决于日本央行的动作。从日本央行的表态看,在日股经历周一大地震后,它暂时“认怂”,表示不会贸然加息。这也是日股持续两天反弹的基础。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港股及A股。
在本周金融地震中,港股和A股总体是置身世外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今年美股和港股创新高的时候,港股和A股始终在低位徘徊。别人大跌的时候,我们是没有下跌的空间的。
另外,在美联储降息背景下,海外资金也可能流向估值较低的香港和A股市场。
根据工银国际的统计,1983年以来的历次美联储降息阶段,恒指平均涨幅为22.0%,累计涨幅264.2%。无论从平均涨幅还是累计涨幅来看,均高于加息周期。
兴业证券也表示,此前过度拥挤的做多美国大盘科技股策略已出现短期反噬,这将驱动海外资金,特别是亚太资金重新配置港股。
所以,当下全球波动性加大的时刻,中国资产一定程度上成了“避风港”。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港股和A股要涨起来,除了海外资金回流利好,更重要的,可能还是要拿出更亮眼的基本面数据。


本资料内容及其资料并不构成任何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为售卖任何证券、产品或投资作出招揽、提出要约、意见或推荐,或对任何证劵、产品或投资的收益或是否合适提供法律、税务、会计、投资意见或服务。阁下应审慎评估及评定任何投资的效益及风险,如有疑问,阁下应就此咨询专业顾问。准投资者应进行所须或适当的独立调查,包括评估所涉及的投资风险。本资料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的使用者而设,所提供的资讯不得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分发,并不应被视为在任何的国家、地区或司法管辖区中(为免生疑问,包括美国),对投资、产品或服务的邀请、要约、建议或招揽。非香港投资者有责任遵守其相关司法管辖区的所有适用的法律及法规。如有任何争议,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和决定权。本资料内容并未经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