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課堂   >   投資課程   >   其他

CPI、PPI、PMI 是什麼意思?3 大經濟指標一次看懂

2024-11-21

1.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衡量一籃子消費品和服務(如食品、交通、住房、醫療等)價格變化的指標。它反映的是一般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開支變動,是最常用來評估通貨膨脹的工具之一。

當CPI上升時,意味著整體物價水平提高,通脹壓力上升,反之則代表物價趨於穩定或下降。政府和中央銀行會根據 CPI 走勢調整貨幣政策,例如是否加息或減息。對於消費者來說,CPI 直接關係到生活成本;對企業而言,則有助預測未來營運開支。

2.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用來衡量生產商在商品生產過程中所支付的原材料和製造成本的變動情況。它反映了生產端的通脹壓力,常被用作預測消費品價格變動的先行指標。

當PPI上升時,代表企業面對更高的成本壓力,最終可能將這些成本轉嫁至消費者,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對於製造業、供應鏈及定價策略相關的行業來說,PPI 是一項重要的市場參考指標,能幫助企業提早調整價格與成本管理策略,以應對經濟環境變化。

3.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是一項反映製造業與服務業整體經濟活動變化的綜合指標。該指數由企業採購經理對企業營運情況的調查結果編製,通常包括生產情況、新訂單、就業狀況、供應商交貨速度等方面的數據。PMI 數值以 50 為分界點,高於 50 表示該行業處於擴張狀態;低於 50 則代表經濟活動收縮。

由於 PMI 能夠反映企業對未來市場的預期與實際生產情況,因此被視為極具前瞻性的經濟指標。無論對投資者、分析師,還是政府決策者來說,PMI 都是研判經濟景氣與調整政策方向的重要依據。

總之,CPI、PPI和PMI是重要的經濟指標,它們提供了關於通脹、生產成本和行業活動水平的重要信息。這些指標對於政府、企業和投資者來說都是重要的參考工具,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經濟環境中的變化。

經濟指標的常見問答

PPI 和通貨膨脹有什麽關係?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與通貨膨脹關係密切。PPI反映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的成本變動,當PPI上升,代表企業生產成本增加,這些成本往往會轉嫁到消費者,導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進而推高通貨膨脹。因此,PPI常被視為CPI的先行指標,也是預測通膨的重要參考數據。如果PPI高於預期,代表通膨壓力增加;若低於預期,則可能有通縮風險。

PPI 的發布時間是什麽時候?

美國的PPI由美國勞工統計局每月公布,通常在每月9日至15日之間,公佈的是前一個月的數據。台灣則於每月結束後5個工作日內公布PPI數據。公佈時會重點關注年增率(與去年同期比較)及月增率(與上月比較),以觀察通膨趨勢。

PPI 和 CPI的區別是什麽?

PPI和CPI都是觀察通膨的重要指標,但兩者有明顯差異:
-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從生產者角度出發,衡量企業生產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反映生產端的成本壓力。
-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從消費者角度出發,衡量消費者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反映生活成本。

一般來說,PPI變動會先於CPI,因為生產成本上升最終會傳導到消費端。不過,兩者的統計範圍、計算方式和受影響因素不同,數據未必完全同步,但大方向通常一致。

Source:
1.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erms/c/consumerpriceindex.asp
2.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erms/p/PPI.asp
3.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erms/p/PMI.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