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中,指數期貨(簡稱期指)是廣受專業投資者歡迎的衍生工具,它提供了一個高效的方式來對沖市場風險或捕捉指數的短期波動。現在期指也面向個人投資者,要把握期指獲利的機會,了解期指是什麼、其運作模式及交易規則至關重要。本文將為你全面解析大期與細期的分別,深入探討期指玩法,並詳細解釋期指結算日的計算方法,助你輕鬆駕馭這個靈活的投資工具。
期指是甚麼?
期指,全稱「指數期貨」,是一種標準化的期貨合約,以股票指數為標的資產。這類金融衍生性商品讓投資者在預定的日期以預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股票指數的未來價值。 它允許投資者在未來某個特定日期(即期指結算日),以預先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某個特定的股票市場指數。與直接買賣股票不同,投資者交易期指時,並非擁有該指數內的任何一隻實體股票,而是在對賭指數未來的走向。
期指點玩法?了解基礎概念&交易規則
合約名稱/代碼
在交易系統中,不同月份的期指合約有特定的代碼。恒生指數期貨(大期)的代碼是「HSI」,而小型恒生指數期貨(細期)則是「MHI」。交易時,你還需要選擇合約到期的月份,例如交易9月份的恒指期貨,其名稱便會顯示為「HSI 九月」。
標的指數
期指的價格基礎是其追蹤的股票指數。恒指期貨(大期)和小型恒指期貨(細期)的標的指數均為「恒生指數 (HSI)」。期貨的價格會緊貼恒生指數的實時變動。
最後交易日(期指結算日)
所有期指合約都有一個到期日,這天被稱為「最後交易日」或「期指結算日」。當日收市後,所有未平倉的合約都必須進行最終結算
香港期指結算日幾點?了解期指結算日算法
恒指期貨的結算日是當月的最後交易日前一個交易日,期指投資者若買入期指,結算時恒指高於買入價則錄得盈利,否則便錄得虧損。
至於結算價的計算方式,並非以收市價為準。香港交易所會取用結算當日,由早上9時15分開始,恒生指數每5分鐘的報價,直至下午4時正(下午1時正的報價除外),由清算機構決定的固定價格,用於計算期貨合約的最終結算價值。最終結算價乘以合約乘數即為最終結算價值。
合約規模
●大期 (恒指期貨):每點指數價值為 $50 港元。
●細期 (小型恒指期貨):每點指數價值為 $10 港元,是大期的五分之一。
例如,若恒生指數上升100點,大期合約的理論價值會增加 $5,000 (100點 x $50),而細期合約則增加 $1,000 (100點 x $10)。細期的設計讓資金較少的散戶投資者也能更靈活地參與市場。
最小變動單位
恒指期貨的最小價格變動單位為「1個指數點」。
初始保證金
交易期指並不需要支付合約的全額價值,只需存入一筆按金,稱為「初始保證金」。這筆資金的作用是確保交易者有能力履行合約責任。保證金水平由交易所根據市場波動性定期調整。例如,截止2025年10月31日,價值約1,300,000港元的恒生指數期貨(HSI),只需要116,774港元的保證金 – 代表你控制的金額是你實際存入交易帳戶的約11倍。當賬戶內的資金低於維持保證金水平時,便會觸發「追繳保證金」(Margin Call),要求你添加資金或平倉。
期貨常見策略&注意事項
●趨勢跟蹤:當市場出現明顯的上升或下降趨勢時,順勢而為,建立相應的好倉或淡倉,並設置好止損點。
●日內交易 (Day Trading):利用即市的短線波動進行快速買賣,通常不會持倉過夜,以避免隔夜風險。這種策略對市場觸覺和執行力要求極高。
●對沖策略:如果你持有一籃子股票,但擔心短期內大市會回調,可以賣出期貨作對沖。即使股價下跌,期貨淡倉的利潤也能彌補部分股票組合的損失。
●套利交易:利用期貨價格與現貨指數之間短暫的價差進行操作,例如當期貨價格大幅高於現貨指數時,賣出期貨並買入指數成分股,反之亦然。
注意事項:
●槓桿風險:槓桿是雙刃劍,它能放大盈利,也能加劇虧損。務必量力而為,切忌過度槓桿。
●嚴守止損:每次開倉前都應預先設定止損位。當市況逆轉並觸及止損價時,必須果斷執行,避免虧損擴大。
●留意市場消息:經濟數據公布、重要政策變動等都會對指數造成即時衝擊,交易時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
●認識轉倉:若想在合約到期後繼續持有倉位,便需要在舊合約到期前,平掉舊倉並同時開立一張下個月的新倉,這個過程稱為「轉倉」。
還沒開始投資?先開戶操作更重要
與其每天關注市場消息、擔心錯過機會,不如現在就行動!從開設投資戶口開始,邁出你的第一步。漲樂全球通覆蓋港股、美股、A股、新加坡股等多市場行情、交易、基金、閒錢理財、機械理財、保險等專業金融産品與服務,以及包括交流圈、直播、課堂等社交、投教的多元互動體驗。立即下載漲樂全球通 App和開戶操作,開展你的投資之旅。
免責聲明
本文章僅為投資教育目的,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力求資訊準確可靠,但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出保證,對因使用本文章引發的損失不承擔責任。本內容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者應審慎評估投資的效益與風險,仔細閱讀銷售文件以了解風險因素,並在需要時諮詢專業顧問。本內容僅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的使用者,不得在香港以外分發或視為對投資的邀請、要約或推薦。非香港投資者需遵守其司法管轄區的適用法律。如有爭議,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