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課堂   >   投資課程   >   投資熱話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唯獨漏了奈雪?

2024-08-20
晚夏初秋本是奶茶冰飲的熱賣時節,但這一切和奈雪無關,奈雪為什麼掉了隊?歡迎你留言、評論,與我們交流。
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個夏天冷得瑟瑟發抖的奈雪。
最近朋友圈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這個熱門話題迅速上榜,也釋放了飲品消費的潛力。
“立秋奶茶狂歡節”有超過20萬家門店參與,堪稱“茶飲界的雙十一”,單日銷量過百萬杯的品牌剛好十家,奈雪卻沒排進十強之列。
8月5日,奈雪單日跌幅幾乎達到15%,8月12日剛好間隔一周,奈雪又再次下跌,盤中跌幅超過5%,上市以來,股價一路俯衝,到現在,股價和巔峰期相比已經十不存一,奈雪的茶是怎樣從“新式茶飲第一股”慢慢被邊緣化的?
遠的暫且不提,近期奈雪發佈公告稱,預計上半年淨虧損為4.2億到4.9億人民幣,盈利預警的消息是週五盤後公佈的,股價是週一跳空砸下來的。
事實上,別看奈雪是“新式茶飲第一股”,其實財務表現一直堪憂,從2018年開始,奈雪連續五年都在虧,累計虧損超過53億人民幣,去年雖然盈利不多,但是終於讓市場看到了財務狀況的好轉,這份財報預警的公告一出,相當於告訴市場,去年就是個意外,虧損才是奈雪的常態。
奈雪盈利為什麼這麼難?這和奈雪選擇的模式有關。
奈雪是少有的以直營為主的品牌。它一直堅持“軟歐包+第三空間”的模式,在門店中塑造茶飲品牌的社交空間文化。近年來,還陸續推出了奈雪酒屋、奈雪生活、奈雪茶院等綜合性門店,提供多重體驗。
奈雪的茶追求的“第三空間”模式,為新式茶飲增加了社交屬性,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體驗,但代價是加大了營業壓力。而且,人們在新式茶飲店中停留時間較短,這就導致奈雪的“第三空間”雖然存在,卻不能憑藉這點和其他新茶飲品牌形成差異。
而且,奈雪堅持直營的經營策略,不僅增加了成本壓力,也錯過了門店擴張的黃金期。對手紛紛通過加盟模式,以相對較低的成本佔據各個城市的市場,等奈雪醒過神的時候,目之所及全是“敵佔區”,奈雪再想打進對手們嚴防死守的市場就更難了。
奈雪最終還是向現實妥協了,開放了加盟,2023年7月,奈雪的茶推出“合夥人計畫”。但是妥協得又不夠徹底,加盟門檻太高了,要求門店面積限定在90-170平方米範圍,一家奈雪加盟店的預算為98萬人民幣起步。
如果個人投資者能拿出上百萬投資,那茶飲生意未必是他眼中的“最優解”,所以奈雪加盟店進展緩慢,奈雪把加盟成本降到58萬人民幣,加盟店的擴張才有所好轉。
放眼整個新茶飲界,市場還在擴大,但對手也還在增加,像霸王茶姬、滬上阿姨等大熱品牌強勢崛起,新茶飲的天下,“強則強,弱則亡”,奈雪偏偏是變弱的那一類。
奈雪如今能做的就是加速下沉,然而奈雪第二季直營店數量0增長,這也說明了盈利的不確定性,加上高昂的加盟成本,為加盟店的擴張層層設障。
奈雪失去了投資者的青睞、被加盟商忽視,而在消費者眼中,奈雪的聲音也越來越弱,奈雪要想涅槃重生,怕是要從盈利能力、經營模式、新品研發等多方面一起下功夫才行。


本資料內容及其資料並不構成任何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為售賣任何證券、產品或投資作出招攬、提出要約、意見或推薦,或對任何證劵、產品或投資的收益或是否合適提供法律、稅務、會計、投資意見或服務。閣下應審慎評估及評定任何投資的效益及風險,如有疑問,閣下應就此諮詢專業顧問。准投資者應進行所須或適當的獨立調查,包括評估所涉及的投資風險。本資料僅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的使用者而設,所提供的資訊不得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分發,並不應被視為在任何的國家、地區或司法管轄區中(為免生疑問,包括美國),對投資、產品或服務的邀請、要約、建議或招攬。非香港投資者有責任遵守其相關司法管轄區的所有適用的法律及法規。如有任何爭議,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終解釋權和決定權。本資料內容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