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課堂   >   投資課程   >   投資熱話

車企全體「渡劫」 新勢力會如何破局?

2024-08-20
全球的汽車企業正在艱難渡日,面對行業寒冬,新能源車企怎樣才能另闢蹊徑?歡迎你留言、評論,與我們交流。
今天和大家聊聊正處寒冬期的汽車行業。
天氣炎熱的7月對車企而言並不討喜,這意味著銷售淡季的來臨。據乘聯會初步統計顯示,7月1-31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73萬輛,環比同比都下降了2%。
萎靡的銷量也壓制了車企在二級市場的表現,截至8月8日,蔚來、小鵬、比亞迪、廣汽、長城等一眾知名車企近期在港股市場上的股價走勢都較為低迷,而這種趨勢在7月時就已經露出了苗頭。
這種行業的銷售淡季,主打一個無差別攻擊,無論是新勢力還是老牌車企,誰也避不過,整體而言,新勢力股價波動的幅度略高一些。不過銷售的淡旺季之分是行業的正常現象,也沒必要太過緊張,二級市場是否有點反應過激了?
其實,銷售淡季只是表像,內裡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造成車企集體下行。
今年以來,車企為了拉銷量,降價力度罕見,但是整個汽車市場的銷量僅僅是微增,截至7月底,累計零售1157萬輛,同比增長2%,這樣的促銷力度對應這個銷量增幅,只能說明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偏弱。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佈的最新一期調查,再次證實了嚴酷的行業環境,2024年7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9.4%,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9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處在不景氣區間。
行業官方實錘了,現在的車的確難賣,問題不是出在了國內市場,全球都是如此,這是一場席捲全球車企的寒風。以特斯拉為例,作為全球電車企業的門面擔當,已經連續兩個季度銷量同比下滑,這說明全球汽車市場的需求正在放緩。特斯拉為了抵禦寒冬,也暫停了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的開廠計畫。
大的行業環境不好,但是對電車而言,也沒有糟糕透頂。乘聯會資料顯示,整個7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96萬輛,同比增長3成,環比降3%,今年以來累計批發558萬輛,同比增長3成。雖然進入淡季,對電車批發量有影響,但是同比卻依然保持高速增長。
而且,7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的滲透率達到51.1%,是歷史上首次月度突破50%,也就是說電車的零售銷量首次超過燃油車。近期國家“以舊換新”的乘用車報廢更新政策逐步見效,各地積極出臺跟進措施,有效刺激了汽車消費。
借著這些利好和市場上漲的動能,8月9日港股市場上,低迷了許久新能源車企迎來了集體反彈,比亞迪、理想、小鵬、蔚來等車企的股價,單日都有不錯的表現。
雖然行業環境較為困難,但新能源車增長仍具韌性,下半年有不少新車型上市,高壓快充滲透提速,高端插混車型也在持續放量,帶動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增長。疊加“以舊換新”的政策引導需求釋放,新能源車企有望率先走出行業寒冬。
行業影響不容忽視,新能源車企自己的競爭力也很重要,小鵬和蔚來最近的股價一個逼近歷史低點,一個創下上市以來新低,都是因為銷量不濟。這個行業雖然不是贏家通吃,但也是勝者多拿,銷量的比拼會貫穿始終。
本資料內容及其資料並不構成任何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為售賣任何證券、產品或投資作出招攬、提出要約、意見或推薦,或對任何證劵、產品或投資的收益或是否合適提供法律、稅務、會計、投資意見或服務。閣下應審慎評估及評定任何投資的效益及風險,如有疑問,閣下應就此諮詢專業顧問。准投資者應進行所須或適當的獨立調查,包括評估所涉及的投資風險。本資料僅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的使用者而設,所提供的資訊不得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分發,並不應被視為在任何的國家、地區或司法管轄區中(為免生疑問,包括美國),對投資、產品或服務的邀請、要約、建議或招攬。非香港投資者有責任遵守其相關司法管轄區的所有適用的法律及法規。如有任何爭議,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終解釋權和決定權。本資料內容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