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課堂   >   投資熱話

特朗普火力全開 全球股市“變數”幾何?

2025.01.25
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上班第一天,他就火力全開,簽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包括退出世衛組織和《巴黎協定》、宣佈南部邊境進入緊急狀態,停止非法移民入境、加大傳統能源開採,撤銷電動汽車優惠補貼、宣佈美國政府只承認男女兩個性別、將“墨西哥”灣改名美國灣,等等等等。
投資者發現,他似乎並未將機關槍對準中國。儘管特朗普建立了對外稅務局,表示要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10%關稅。但相比選舉時宣稱的“加稅60%”,“加稅10%”顯然屬於溫柔一刀。另外,特朗普似乎也對TicTok釋放了一絲“善意”,要求短視頻社交媒體平臺TikTok“不賣就禁用”法律在未來75天內暫不執行。
資本市場也感受到了這種“善意”,所以1月14日到1月21日,恒指連續反彈了6天。那麼,屬於中國資產的“2025春季行情”,會如約而至嗎?

春季行情,屬於經典的“日曆效應”,歷史上港A春季行情年年有,但啟動時間有早有晚。如果我們把時間區間再壓縮,只統計節前一周到春節假期結束這一段時間,上漲概率也比較高。複盤2010-2024年,Wind全A與恒指這段時間的上漲概率分別為80%與60%。當然,歷史會重演,卻不會簡單的重複。對於2025年春天,特朗普始終是一個揮之不去的X因素。
但是,如果我們理性分析,或許不用太過於擔心特朗普帶來的關稅風暴。
特朗普此前的關稅提議,包含對所有國家都徵收的10-20%的廣泛關稅,以及針對中國商品的60%的關稅。
如果他真這樣做,顯然會拉高通脹,使得美國所有地方的所有東西都變得更貴。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計,“20%+60%”關稅計畫將使美國中等收入家庭每年損失超2600美元。而牛津經濟研究院則預測,全面貿易戰將導致短期衰退,並將美國通貨膨脹率從目前的2.7%推高至3%以上。
因為代價太過昂貴,牛津經濟研究院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只有5%。
此外,本著“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特朗普或許也會把減稅、移民等事項的優先順序放在關稅前面。

實際上,就在特朗普就職前,《華盛頓郵報》曾報導說,特朗普的助手正在探討適用於所有國家、但僅針對特定關鍵進口商品,比如國防工業、醫療用品和能源生產領域的商品的關稅計畫,這意味著相較特朗普競選期間一直宣傳的“20%+60%”,新的關稅計畫的影響力度和範圍將被大幅縮減。
雖然該報導隨後就被特朗普澄清了,但還是有機構表示,這個新聞是真實的,所謂謠言在此刻只是遙遙領先的預言。
多數華爾街機構也傾向於認為,60%的高額關稅大概率只是極限施壓。特朗普依然需要依賴中國商品來壓降美國國內通脹。
而從目前來看,特朗普大概率會採用“少量多次”的方式來向交易夥伴施壓,而非一下子就把牌都全部打出去。
所以對於港股及A股而言,當下可以不必把關稅因素看的過重。雖然特朗普可能會習慣性的虛言恫嚇,但這段時間中國資產的漲跌,未必全靠特朗普。外部匯率的走勢,以及內部的政策及經濟資料,同樣對市場影響較大。華泰證券就認為,市場短期或迎來反彈視窗,春節後投資者可以把重心切換到我國的政策預期。
就在1月23日,中國證監會等六部門還召開了一次新聞發佈會,意在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明確未來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對於商業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
這個政策雖然跟港股不直接相關,但港A現在的相關性已經越來越強。畢竟,現在有大量兩地上市的公司,A股公司漲了,港股公司也會跟著受益。

說完了中國資產,我們再來說說特朗普對美股的影響。
作為不在創新高,就在創新高路上的美股,特朗普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第一,結構性的,那些“被偏愛的”行業可能會上漲,“被打壓的”則可能下跌。
第二,系統性的,一方面特朗普減稅利好所有行業,但另一方面,如果發生通脹,利率上升,股市則面臨系統性壓制。
先說第一點,在之前的《漲樂掘金》欄目中,我們為大家梳理過特朗普上臺後受益的行業,包括金融、加密貨幣、油氣設備、傳統汽車、晶片等;影響偏負面的則是風能、太陽能、儲能等新能源公司。
反映到股市上,在大選獲勝到正式就任這段時間,金融、加密貨幣、晶片等板塊確實表現不俗,但油氣設備、傳統汽車等板塊則表現一般。
特別是加密貨幣。有媒體統計了特朗普獲勝以來美股走勢最強的7家公司——MAGA7。MAGA
7中,有三家跟加密貨幣相關,分別是可交易加密貨幣的網紅券商Robinhood,比特幣玩家微策投資以及加密貨幣平臺Coinbase。
畢竟,像金融、油氣等傳統行業,本身非常成熟,特朗普給他們帶來的增量是有限的,但加密貨幣,他本來就是一個靠“信仰”堆積的行業,所以特朗普的扶持,對行業本身的加成作用是非常大的。

再說第二點,特朗普對美股的系統性影響。
特朗普的“重商主義”總體是利好美股的,這裡面不僅包含減稅,也包含大企業退出DEI多元化計畫等,畢竟,對於很多企業來講,像增加黑人雇傭等多元化計畫更像是一種社會責。現在退出了,企業效率會有所提高。
但特朗普政策引發的通脹擔憂,一直都是華爾街頭上的一片烏雲。
需要強調的是,特朗普並不是不管通脹,他執政的一大目標,就是迅速把物價壓下來。他採取的措施是大力度開採美國的石油等化石能源,在他眼中,導致美國物價上漲的原因是政府過度開銷和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
但是,就像我們在上面講的,他的關稅政策,會增加美國人的消費成本,大概率會拉高美國通脹。
如果通脹高企,美聯儲降息的路徑就不會順暢,美聯儲不降息,對美股而言顯然是一種利空。
現在,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的猶豫,其實是降低的美國的通脹風險,所以美股也有所表示,又悄悄創了新高。
一直以來,特朗普都把美股當作他執政的記分卡,美股漲了,他會把功勞都攬在自己懷裡,認為這是他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標誌。這樣做的壞處是,一旦美股跌了,他也很難把這口鍋甩出去。
所以,特朗普其實是很害怕美股下跌的,特別是,如果是他的政策導致了美股下跌,他可能會因此來修正他的政策。
從這方面來講,美股市場其實是制衡特朗普的一個重要手段。

最後總結一下,特朗普關稅政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它像一把雙刃劍,怎麼出,出多少,都值得反復權衡。“少量多次”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對於市場來講,無論是中國資產還是美股本身,也歡迎這種方式。
特朗普當然是一個不確定性很強的人,但資本市場本身就是不確定的,沒有他,市場也仍然會在迷霧中前行。
所以,投資者不妨少關注特朗普,多關注基本面,研究行業、研究公司。


本資料內容及其資料並不構成任何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為售賣任何證券、產品或投資作出招攬、提出要約、意見或推薦,或對任何證劵、產品或投資的收益或是否合適提供法律、稅務、會計、投資意見或服務。閣下應審慎評估及評定任何投資的效益及風險,如有疑問,閣下應就此諮詢專業顧問。准投資者應進行所須或適當的獨立調查,包括評估所涉及的投資風險。本資料僅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的使用者而設,所提供的資訊不得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分發,並不應被視為在任何的國家、地區或司法管轄區中(為免生疑問,包括美國),對投資、產品或服務的邀請、要約、建議或招攬。非香港投資者有責任遵守其相關司法管轄區的所有適用的法律及法規。如有任何爭議,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終解釋權和決定權。本資料內容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