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課堂   >   投資課程   >   美股期權

對沖與套利:如何鎖定利潤並規避風險?

2025-09-18
在金融市場中,所有投資者都希望「利潤最大化,風險最小化」。而「對沖」與「套利」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兩種高級策略。同樣是利用市場工具來管理資產,兩者其背後的邏輯和最終目的卻大相徑庭。到底對沖意思是什麼?套利又是如何運作的?本文將為你深入剖析對沖原理,並解釋這兩種策略如何幫助你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規避風險和鎖定利潤。

什麼是對沖?

對沖(Hedging)是一種抵銷投資風險的金融策略。可以將它理解為為你的投資組合購買一份「保險」。進行對沖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賺取超額利潤,而是即使發生貶值,損失也可以透過其他投資的收益來彌補從而保護本金和已實現的利潤。

對沖的原理

對沖原理是一種限制投資風險的策略,投資者能朝相反方向波動的另一項投資來對沖一項投資。對沖通常涉及衍生性商品交易,當市場走勢對你的主要持倉不利時,你在衍生品市場上的對沖頭寸便會產生利潤,這部分利潤可以彌補你主要持倉的虧損,從而達到降低整體風險的效果。

對沖的例子

一個常見的股票對沖意思,是利用期權來保護股票投資組合。
對沖例子: 假設你持有價值10萬港元的A公司股票,並擔心未來一個月市場可能出現回調,導致股價下跌。為了對沖這個風險,你可以買入A公司的「認沽期權」(Put Option)。如果A公司股價真的下跌,你持有的股票會出現虧損,但你買入的認沽期權價格會上漲,其獲利正好可以抵銷部分或全部的股票虧損。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股票對沖操作。

如何對沖交易

1.使用衍生性商品:透過期貨或選擇權合約是規避風險的普遍策略。舉例來說,若投資者持有一檔股票並憂心其短期價格可能下滑,便可買入認沽期權。此舉能保障投資者在特定價格賣出該股票的權利,利用期權所產生的利潤來減輕股票下跌所造成的損失。
2.直接對沖:這是指對同一底層標的資產同時持有兩個相反的頭寸,以降低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這樣,無論底層標的的資產價格上漲或下跌,兩個頭寸的盈虧會互相抵銷,從而減少整體風險。這種策略通常用於短期內希望鎖定資產價值或規避市場不確定性的情況,但需注意交易成本和保證金要求可能影響淨收益。
3.配對交易:涉及對兩種不同但相關的資產進行多頭和空頭部位交易。交易的核心在於賭兩種資產的相對表現,一種資產的收益抵銷了另一種資產的損失。
4.避險交易:投資在市場低迷時期通常能保值的資產,如黃金,以抵銷波動性較大的資產的風險。

什麼是套利?

套利(Arbitrage)則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策略,其目標是利用市場上短暫的「定價錯誤」或「價格差異」來賺取低風險、甚至是無風險的利潤。投資者同時在不同市場買賣資產,利用價差獲利。雖然價差通常較小且持續時間較短,但當交易量較大時,回報相當可觀。然而,市場上存在大量高頻交易商(HFT)參與套利,他們使用先進的算法和超高速交易系統迅速捕捉價差,導致這些套利機會通常在幾毫秒內消失。因此,普通投資者實際能操作的套利機會非常有限,市場效率的提高進一步減少了可利用的價差空間。

套利的原理

套利原理建基於「一價定律」(Law of One Price),即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中,任何相同的資產最終都應該只有一個價格。然而,由於資訊延遲、交易地點不同等因素,市場偶爾會出現短暫的失衡。套利者正是利用這些瞬間的無效率,通過低買高賣來獲利,這種交易行為本身也有助於市場價格回歸均衡。

套利的例子

跨市場套利例子:
假設B公司同時在香港交易所(HKEX)和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某一瞬間,由於時差和資訊流動,其在香港的股價折算成美元後為15.05,而在紐約的股價僅為15.00。套利者會立即在紐約以15.00的價格買入,同時在香港以15.05的價格賣出,從中賺取每股$0.05的無風險價差(需扣除交易成本)。

如何套利交易

1.發現價差: 利用先進的交易軟件或演算法,實時監控不同市場上同一資產的價格。
2.同時執行: 一旦發現有利可圖的價差,必須立即、同時執行買入(在價格較低的市場)和賣出(在價格較高的市場)的操作,以鎖定利潤。
3.考慮成本: 確保潛在的價差利潤足以覆蓋交易佣金、稅費和滑點等所有交易成本。

對沖與套利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還沒開始投資?先開戶操作更重要

與其每天關注市場消息、擔心錯過機會,不如現在就行動!從開設投資戶口開始,邁出您的第一步。漲樂全球通覆蓋港股、美股、A股、新加坡股等多市場行情、交易、基金、閒錢理財、機械理財、保險等專業金融産品與服務,以及包括交流圈、直播、課堂等社交、投教的多元互動體驗。立即下載漲樂全球通 App和開戶操作,開展你的投資之旅。

免責聲明
本文章僅為投資教育目的,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力求資訊準確可靠,但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出保證,對因使用本文章引發的損失不承擔責任。
本資料內容及其資料幷不構成任何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爲售賣任何證券、産品或投資作出招攬、提出要約、意見或推薦,或對任何證劵、産品或投資的收益或是否合適提供法律、稅務、會計、投資意見或服務。閣下應審慎評估及評定任何投資的效益及風險,如有疑問,閣下應就此諮詢專業顧問。准投資者應進行所須或適當的獨立調查,包括評估所涉及的投資風險。本資料僅爲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的使用者而設,所提供的資訊不得于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分發,幷不應被視爲在任何的國家、地區或司法管轄區中(爲免生疑問,包括美國),對投資、産品或服務的邀請、要約、建議或招攬。非香港投資者有責任遵守其相關司法管轄區的所有適用的法律及法規。如有任何爭議,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終解釋權和决定權。本資料內容幷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