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9日訊(記者 成孟琦)2022年港股新股市場遇冷,IPO申請數量、超額認購倍數與募資額皆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叠加港股震蕩行情,在此背景下,“餘額理財”成爲券商提升顧客服務體驗與資産利用率的又一新趨勢。
華泰國際旗下財富管理平台漲樂全球通最新推出的餘款自動理財服務“樂盈寶”,定位爲香港投資者提供較低風險且高流動性的現金管理工具,這類現金管理工作對於內地投資者比較常見,但對於港股投資者來說却是“稀罕物”。另一家互聯網券商富途,也於早前開通了同類型自動申贖貨基服務。
2022年港股IPO遇冷
2022年港股IPO無論在數量、規模還是申購倍數上,都與去年同期難以相較。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表示,截至4月尾仍有180宗新股申請正在上市處理當中,但申請公司多,成功上市的公司少,成爲港股新股市場今年上半年的一大謎題。以今年4月爲例,提交IPO申請的公司多達38家,但上市公司只有知乎與東原仁知服務2家。
據安信國際統計,2022年1-4月港股IPO上市公司共19家,包括介紹上市3家與GEM轉主板1家,相較2021年同期减少16家。IPO募資總額155.65億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1580.91億港元减少90.15%。
港股IPO中,募資額最大的項目爲金力永磁,募資額42.14億港元,其後分別是匯通達與法拉帝,募資淨額分別爲22億與18億港元。而去年首季最大規模新股是快手科技,募資額達483億港元,2022年前4個月的募資首位金力永磁,募資額較快手低出91.3%。
除募資額外,抽新股遇冷的另一體現爲公開發售超額認購倍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除SPAC項目外,2022年前4個月IPO公開發售認購倍數皆小於15倍,認購倍數最多的新股爲創新奇智,獲13.89倍超額認購。反觀去年同期,2021年2月上市的諾輝健康,獲得超額認購4133倍,是港股史上第二大超額認購IPO項目。
香港券商也盯上“餘額理財”
抽新股遇冷情况下,股民賬戶便會出現餘額閑置狀况,爲提高賬戶資金利用率,“餘額理財”成爲當前香港券商的又一新選擇。
以華泰國際漲樂全球通的“樂盈寶”爲例,開通樂盈寶服務後,無需做任何主動申購操作,系統每天早上11點自動將用戶的閑置資金申購特定的基金産品。樂盈寶不設最低投資,且目前不收取申購費、贖回費、交易費、轉換費等費用。同時投資者在樂盈寶中的資金亦可隨時入市,靈活贖回以作其他投資。
樂盈寶當前的基金産品爲華泰國際聯手華夏基金香港推出,主要投資以美元或港幣計值的貨幣市場工具,屬低風險類互惠基金産品,已通過香港證監會認可。産品采用T+0交收,投資者持有的樂盈寶接入的基金産品金額100%計入其現金購買力,可直接用於APP內的股票交易、新股認購、基金購買等。當用戶暫時沒有更心儀的投資目標時,此服務可幫助用戶提升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一但發現更合適的投資機會,也可以隨時使用資金。
華泰金控董事總經理、漲樂全球通負責人朱亞莉表示:“依托華泰國際强大的金融及科技綜合能力,漲樂全球通成功推出‘樂盈寶’,進一步填補了香港市場餘款自動理財服務這一市場缺口。漲樂全球通致力於在多變市况下爲投資者提供進可攻、退可守的餘款理財服務,幷持續推廣‘餘款亦可理財’這一概念。”
富途證券早前也推出了零申贖費用的貨基服務,同樣主打“閒錢自動買入”及“日日生息”,開通後可隨時關閉。目前旗下共有兩款貨基供選擇,分別是7日年化收益率0.7%的泰康港元貨幣基金與7日年化收益0.47%的高騰貨幣基金。
富途港股賬戶可選擇貨基
收益率或根據市場走勢調整
2022年上半年震蕩不斷,俄烏衝突、美聯儲開啓加息周期、中概股面臨退市風險、疫情反復等現象頻出。無論是藍籌股爲主的標普500、滬深300、恒指,亦或是成長股爲主的納指、創業板指、恒生科技,2022年的年化波動率均遠高於2017-2021年的5年年化波動率。港股波動率放大尤爲明顯,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今年的年化波動率較過去5年均幾乎翻倍。
同時,2022年主要市場的股票指數表現不佳。叠加俄烏衝突,原油、能源或許成爲上半場的大贏家,黃金雖有震蕩,但也起到了保值的作用。除商品外,美元也是避險資産之一,漲幅位居各類資産前列。風險資産在無風險利率上行的周期中相對跑輸,比如成長屬性爲主的比特幣、納斯達克指數等自高位回調。在此情况下,投資者保持流動性,靜候下一個投資機會的來臨,顯得尤爲重要。
在多變的2022年,加息成爲本年度爲數不多的確定性事件之一。美聯儲3月份開啓加息周期,年內可能還會持續加息,英國則從去年起開始加息,歐央行加息的預期也不斷攀升。加息周期中抵禦通脹的産品可能會繼續受到市場青睞,而貨幣互惠基金較易享受加息紅利。華泰國際表示“樂盈寶”的收益率未來也可能根據市場走勢調整。
不過,已經運行半年左右的富途貨基,目前收益率僅爲0.5%—0.7%左右。業內人士表示,貨基當前收益率較低,同時需要一定的開發及維護門檻,成爲此項業務未能在香港市場大量普及的原因之一,但隨著抽新股遇冷及市場震蕩,或許會有越來越多的股民願意嘗試靈活申贖、幷可以産生一定收益的貨基服務。
來源:財聯社